洛阳吉恩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洛阳吉恩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联 系 人:吉恩特客服
手  机:136-0866-9917(微信同号)
地  址:河南省洛阳市高新区火炬创业园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说话时的大量飞沫轨迹,可漂浮数秒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4-19 浏览次数:642
打印 收藏 关闭
字体【
视力保护色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以通讯文章的形式,***新发表了一项飞沫拍摄实验结果。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团队,用激光拍下了人在说话时的飞沫轨迹,发现说话可产生大量飞沫,且飞沫可在空气中停留数秒,而湿毛巾则能起到相当的遮挡。这一结果提示了戴口罩的作用。

blob.png

截图来源: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研究人员做了一个内部漆黑的纸箱(53×46×62cm),并让激光器输出厚1mm、高150mm的光片穿过纸箱。纸箱上方有***空气过滤器,以消除灰尘的影响。实验过程中,一名志愿者在纸箱一端开口说话,说话过程中产生的飞沫在穿过光片时会有一次绿色闪烁。纸箱另一端用智能手机以每秒60帧的速度对准光片拍摄视频。这样就可以观察飞沫的多少和前进距离,闪烁的亮度则反映了飞沫的大小,及其在一帧(16.7毫秒)中出现的时间长度。

研究人员观察到,当志愿者说话时,产生的飞沫在遇到光片前飞过了约5-7.5 cm。当志愿者说“stay healthy(保持健康)”时,产生了20-500 μm大小不一的大量飞沫,当发出“th”这个音的时候,***多记录到347次绿色闪烁。重复3次的结果相似。

值得注意的是,在说话间隔的安静时间内,仍记录到较低次数的绿色闪烁,这表明一些飞沫在纸箱内停留了数秒。

而当志愿者用湿毛巾挡住嘴再说同样的话时,记录到的绿色闪烁数量平均为0.1次,甚至比未遮挡时说话间隙的闪烁还要少。这意味着,相当多飞沫被阻挡了。

他们还观察到,音量越大,绿色闪烁次数越多,即飞沫越多。

研究团队指出,患者说话产生的飞沫可能带有传染性病毒,大的飞沫会迅速掉落到地面,小的飞沫则会在空气中悬浮并失去水分,转变成飞沫核,从而扩大了传染性颗粒的污染范围。

同期发表的另一篇通讯文章中,来自哈佛大学的Matthew Meselson博士进一步评论指出,日常呼吸和交谈还可能产生比这项实验中更小的气溶胶微粒。小飞沫通常会进入在上呼吸道,可能被鼻腔分泌物清除,或被黏膜纤毛活动排除或被吞咽;而气溶胶颗粒则可以渗透到肺部深处,可能进入肺泡。此外,NEJM稍早前发表的一项实验结果表明,新冠病毒能在气溶胶中存活3小时并仍有感染性。

Matthew Meselson博士强调,基于实验结果和对潜在感染风险的上述考虑,附近可能有感染者时,仍建议戴口罩、勤通风。

洛阳吉恩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吉恩特客服
手机:136-0866-9917(微信同号)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高新区火炬创业园

版权所有:洛阳吉恩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15029662号-1 流量统计:
logo 0379-6023 0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