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吉恩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洛阳吉恩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联 系 人:吉恩特客服
手  机:136-0866-9917(微信同号)
地  址:河南省洛阳市高新区火炬创业园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揭示大脑 “谋划”作弊背后的神经机制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8-24 浏览次数:719
打印 收藏 关闭
字体【
视力保护色

近日,来自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鹿特丹管理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表的一项研究揭开了作弊背后的神经机制,并确定了认知控制在诚实或作弊行为中的确切作用。他们发现,认知控制有助于作弊者做出诚实的决定,而对于诚实的人,则会促使其选择作弊。相关成果发表在《PNAS》上。 

blob.png

https://doi.org/10.1073/pnas.2003480117

具体而言,研究人员使用功能性MRI(fMRI)分析,首先探索了响应作弊机会的神经活动。通过对比参与者有机会作弊的试验和没有机会作弊的试验中的神经活动,研究人员发现,更诚实的参与者(与作弊更多的参与者相比)在面对作弊机会时表现出更多的侧前额叶皮质(MPFC)、后扣带皮层(PCC)和双侧颞路口(TPJ)激活。 

接下来,研究人员探索了在有机会的情况下,哪些神经机制是作弊或不作弊决策的基础。通过对比有机会作弊但决定诚实的参与者和决定作弊的参与者的神经活动,研究人员发现,作弊较多的参与者在做出诚实决定时,在前扣带回皮质(ACC)和下额额回(IFG)中表现出较高的活动性。也就是说,作弊较多者在放弃作弊时,其ACC和IFG的参与要比诚实的参与者更多。 

此外,分析结果还显示,奖励的幅度显著调节了双边伏隔核(Nacc)的活动,但在不同组别中没有观察到显著差异。这表明,参与者对奖励同样敏感,与他们作弊的频率无关。 

为了研究不同区域在决定是否作弊期间如何相互影响,研究人员对这些区域之间的功能连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我参照思维网络中的节点,尤其是MPFC,左TPJ和PCC之间的节点似乎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促进诚实,特别是对于诚实的参与者;而当这些节点之间的连接断开时,诚实的参与者往往会作弊。 

作者表示,未来的研究可能会探索与不诚实相关的神经标志物是否能在更稳定的神经测量中观察到,例如静止状态功能连接或大脑结构差异。

洛阳吉恩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吉恩特客服
手机:136-0866-9917(微信同号)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高新区火炬创业园

版权所有:洛阳吉恩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15029662号-1 流量统计:
logo 0379-6023 0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