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 系 人:吉恩特客服
手 机:136-0866-9917(微信同号)
地 址:河南省洛阳市高新区火炬创业园
德国默克集团(Merck KGaA)旗下综述性学术期刊Aldrichimica Acta推出“中国特刊”,邀请中国的四位知名化学研究者基于当今有机合成化学炙手可热的研究内容撰写深度综述。这一特刊涉及不对称催化、元素有机化学中部分研究方向的前沿科学工作进展,四位学者均在相关研究领域建树颇丰,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就在此带领大家简单梳理一下四篇综述所涵盖的内容。
▲“中国特刊”封面
冯小明教授/双氧化物酰胺合镍
四川大学的冯小明教授团队主要从事新型手性催化剂的设计合成、不对称催化反应、手性药物和生理活性化合物的***、高选择性合成研究。该团队撰写了题为“Asymmetric Catalysis Enabled by Chiral N,N’-Dioxide-Nickel(II) Complexes”的综述,对N,N’-双氧化物酰胺合镍配合物参与的不对称催化反应展开系统论述。
N,N’-双氧化物酰胺配体具有C2对称结构,其中两组N-氧化物酰胺单元通过柔性的直链烷烃连接,形态酷似“双截棍”,***早便由冯小明教授团队开发设计。该类配体存在四个O配位点,可同时对过渡金属中心配位形成稳定的配合物。相应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在一系列催化反应中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并可借助其手性环境诱导不对称反应发生。
该综述详细介绍了N,N’-双氧化物酰胺合镍在多种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包括Claisen重排、Wittig重排等重排过程,Ene反应、Friedel-Crafts反应等亲核加成反应,与此同时还举例说明其在合成天然产物及复杂药物分子中的应用。
游书力研究员/不对称烯丙基取代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游书力研究员团队致力于过渡金属催化的高选择性反应、基于C-H键直接官能化的不对称催化反应及不对称去芳构化反应的研究。该团队撰写了题为“Asymmetric Allylic Substitutions Catalyzed by Iridium Complexes Derived from C(sp2)–H Activation of Chiral Ligands”的综述,对Ir催化的不对称烯丙基取代反应进行详细讨论。
该类不对称催化反应主要以1,2,3,4-四氢喹啉基亚磷酰胺(THQphos)、N-二苯甲基-N-苯基亚磷酰胺(BHPphos)及氮杂环卡宾(NHC)等手性配体配位的Ir配合物作为催化剂,配体其中一个芳香环的C(sp2)-H键活化后与Ir金属中心共价键连。合理设计配体的结构对反应的区域选择性及立体选择性均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这篇综述首先介绍了Ir催化不对称烯丙基取代反应所使用的手性配体的发展历程,并对其与Ir金属中心配位后与底物的作用机制进行阐释,随后根据亲核试剂的种类,分别对C-、N-、O-亲核试剂参与的不对称烯丙基取代反应展开详细的讨论。
姜雪峰教授/含硫化合物
华东师范大学的姜雪峰教授团队主要从事新方法导向复杂生理活性天然产物全合成的研究,与此同时还会发展相应的合成方法学。该团队撰写了题为“Recent Advances in Sulfuration Chemistry Enabled by Bunte Salts”的综述,对Bunte盐在合成含硫化合物中的应用进行逐一介绍。
Bunte盐是指烷基及芳基取代的硫代硫酸钠盐(RS2O3Na),***早由德国化学家Hans Bunte报道并确认其结构,该类化合物制备简单、化学性质相对稳定、几乎无气味,使用起来十分方便。其中SO3部分具有吸电子特性,可防止另一个S原子对过渡金属催化剂毒化,因而也可在过渡金属催化反应中得到应用,可用于合成硫醚、含硫杂环、硫代磷酸酯等多类化合物。
该综述***回顾了近年来Bunte盐在有机合成反应中的应用,对于硫醚的合成,按照不同底物参与反应时化学键的活化方式进行划分,可分为C-X、C-N、C-O、C-C、C-H键断裂等。此外,文章还介绍了Bunte盐在合成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硫代磷酸酯及金属纳米颗粒中的应用。
汤文军研究员/P手性中心配体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汤文军研究员团队致力于发展新型、***、实用性强的不对称催化反应,对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复杂天然产物的全合成以及发展***、经济、绿色的药物新工艺。该团队撰写了题为“P-Chiral Phosphorus Ligands for Cross-Coupling and Asymmetric Hydrogenation Reactions”的综述,对P手性中心的配体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介绍。
P手性中心的配体在不对称交叉偶联反应及不对称氢化反应中具有重要的应用。该类配体***早由美国化学家William S. Knowles开发设计,并将其用于Rh催化的不对称氢化反应中。其他研究团队也相继发展了一系列P手性中心的配体,不对称催化转化过程也随之得到了迅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