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 系 人:吉恩特客服
手 机:136-0866-9917(微信同号)
地 址:河南省洛阳市高新区火炬创业园
在科技部发布的***专项申报指南的相关通知中,“精准医学研究”被列为优先启动的***专项之一,支持以基因测序为基础的精准医疗行业。
从2014年卫计委对基因测序的临床短暂叫停,到当年发布试点名单,政策的重启,开动了我国基因测序产业“开往春天的列车”。
试点一年多以来,相关行业、企业和研究单位纷纷找到方向,快速启动相关仪器、试剂、软件的注册工作,并带动了研究聚焦和资本聚集。
读懂“二级密码”,才能和“病”搭上线
与2001年人类基因组草图发表时相比,基因测序成本降至“万分之一”,然而临床应用却没有成倍增加。
事实上,“测序”只完成了生命体“一级密码”的解读,要让它和疾病关联起来,还需要“解密”基因突变带来了哪些疾病,将“基因片段”和“疾病发生”匹配起来,完成“二级密码”的破译。
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方向东将临床应用的实现归结为3个要素:队列以及样本库是基础、可实现医学干预是核心、数据集成与分析是关键。
因此,单独的基因测序数据并不能指导临床治疗,要习得“二级密码本”需要建立样本库、积累***度数据并进行分析,一层层剥开“生命密码”,指导临床治疗。
然而,目前基因数据分析和解读能力仍然能力不足,基因数据的解读很大程度还停留在基因水平,而不是精确的基因突变水平,同时基因数据还不能同病患生理体征、生活习惯检测和微观环境等***度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大数据”官方整合,多角度接入撬动市场
样本库是基因测序迈进临床的“基础”。30年来,超过20万人的生物样本库在江苏泰州建立起来,60余万例食管癌的数据及400例以上食管癌完整的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数据也经过数年建立起来……
“这个行业的未来走势是什么样,会不会跟互联网领域趋同?”艾瑞研究院院长曹军波回答得很肯定:“的确呈现类似的特征。十几年内,测序技术不断变革,测序成本不断下降,这与科技创新的行业特征相吻合,如果有多方面的产业链进入,市场空间可以快速打开。”
目前的基因测序应用领域包括遗传病诊断、肿瘤诊断与治疗、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医疗和非医疗领域。
“基因测序能支撑起背后更大产业链。”曹军波说,与“互联网+”相似,目前,很多投资方和企业所看重的,并不仅仅是基因测序本身,而是基于它能够撬动的其他相关市场。也就是说,技术和市场布局逐步完善的基础上,“基因+”也将变革诸多产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