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吉恩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洛阳吉恩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联 系 人:吉恩特客服
手  机:136-0866-9917(微信同号)
地  址:河南省洛阳市高新区火炬创业园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中国科学家黄连素促人棕色脂肪生成和能量消耗新机制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7-10 浏览次数:744
打印 收藏 关闭
字体【
视力保护色

棕色脂肪组织通过非颤栗产热增加能量消耗,靶向棕色脂肪被认为是对抗肥胖的行之有效且无任何安全隐患的策略。非处方药黄连素通常用于治疗腹泻,而近年来多项临床研究表明黄连素还具有降血脂和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作用,因此在新陈代谢紊乱相关新适应症中备受关注。  

近期,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李佳课题组、李静雅课题组联合复旦大学中山医院高鑫研究团队在黄连素促进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NAFLD)棕色脂肪分化及能量代谢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2019年6月13日,研究成果以“Berberine promotes the recruitment and activation of brown adipose tissue in mice and humans”为题发表于Cell Death & Disease。

blob.png

(A-E) 黄连素增加NAFLD患者棕色脂肪的含量和活性;(F-H) 黄连素增强肥胖小鼠棕色脂肪组织产热活性,增加分化及产热基因表达;(I-K) 黄连素促进原代棕色脂肪前体细胞分化;(L-O) 黄连素激活AMPK信号通路,提高α-KG水平降低Prdm16启动子甲基化水平,进而上调PRDM16转录表达。  

上海药物研究所李佳课题组于2008年***发现黄连素作用于线粒体氧化呼吸链的复合物1,上调细胞内AMP/ATP比例、间接激活能量代谢感应器AMPK,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新研究表明,冷刺激介导的产热反应有赖于细胞内AMPK感应器的时空精确响应,AMPK小分子变构调节剂可通过调节转录辅因子PGC1α活性、促进UCP-1表达并介导能量消耗。  

基于前期中山医院高鑫教授团队发现黄连素具有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作用,本项目招募轻度超重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口服黄连素28天(0.5g,tid)。服药前后对照研究显示,棕色脂肪(BAT)体积和活性水平分别增加87.9%和121.3%、体重和腹部/皮下脂肪比明显降低且胰岛素敏感性得到改善。机制研究***阐明黄连素通过活化脂肪细胞内AMPK信号通路并提高线粒体代谢产物α-酮戊二酸(α-KG)含量,增加棕色脂肪分化关键转录因子PRDM16启动子的DNA去甲基化水平,促进PRDM16转录和棕色脂肪分化。该项黄连素的促棕色脂肪生成临床研究和能量代谢调节新机制,拓展了黄连素的临床药理学活性,同时也为靶向棕色脂肪促能量代谢抵御肥胖症提供了一个安全有效的临床药物。  

洛阳吉恩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吉恩特客服
手机:136-0866-9917(微信同号)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高新区火炬创业园

版权所有:洛阳吉恩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15029662号-1 流量统计:
logo 0379-6023 0863